以下純屬個人薰法香筆記,僅供參考,若有偏頗,請不吝指教! 感恩!
【偏小獨善,自顧修身】
【眇目視界,天地狹窄】
【心不寬闊,視己自尊】
【唯持自身,不攀生緣】
如是我聞思:
修行切勿獨善其身
心胸開闊兼顧他人
若共業起豈能逍遙
譬如獨魯萬海燕災,
一陣颱風整座島滅,
本來已經宣布棄城,
慈濟人用智慧撫慰,
發放救濟物資物品
以工代賑清理土地,
簡易教室上課讀書,
愛心讓島起死回生,
漸上軌道安心工作,
竹筒歲月一年後歸,
近兩萬支滴水成河,
一年追思會攝影展,
回顧景象記憶猶新,
一為婦女泣不成聲,
認得屬她冰箱照片,
因失平衡翻覆落水,
失三孩子心傷一年,
現有緣接觸慈濟人,
牽引跳脫心靈之苦。
佛來人間淨化人心,
想望人人心胸開闊
自度度他心得淨化
才真正天地人平安。
若眼界狹窄天地窄,
應睜開眼心包太虛,
心不開是視己自尊,
一旦共業劫難難逃,
不攀生緣隔絕人群,
乃小乘行獨善其身,
應修大乘人間菩薩,
如救濟獨魯萬災民,
利益人間愛心付出。
前經文:【長者知子,愚癡狹劣,不信我言,不信是父】
如是我聞思: 長者見子,使人叫回,不肯回還掙扎。 長者瞭解,放子去,再用方法。
經文: 【即以方便,更遣餘人,眇目矬陋,無威德者,汝可語之,云當相雇】
經文簡釋:
【即以方便】: 佛以方便,導以小乘,令除煩惱糞,淨五蘊舍,發小心者,遂聞之歡喜矣。
如是我聞思:
佛陀用方便小乘法,慢慢接近眾生,眾生根機狹劣,佛陀應眾生根機,說我們聽得懂的話,讓我們願意接受,小乘漸教。
『令除煩惱糞』:煩惱如垃圾一樣,慢慢去除內心煩惱無明。
『淨五蘊舍』:去除掩蓋真如本性的無明污垢。
『五蘊』:色、受、想、行、識。一直讓我們內心起煩惱,心念緣外面境界誘引我們的心,使我們的心起貪嗔癡,造很多無明煩惱。
『五蘊舍』:如一間室內,很多骯髒東西都撿進這間房舍。 佛陀教我們如何勤做,把無明煩惱從內心慢慢去除。
『發小心者』:就是『遂聞之歡喜矣』。 有意願接受佛法,卻誤解不攀緣,執著於小乘。 佛陀說『因緣果報』,若有付出,彼此之間有不愉快的事情,應要放棄煩惱,將惡緣轉成善緣。
經文簡釋:
【更遣餘人】:餘人者,為大乘之餘,現聲聞行,二乘人,約人是指聲聞緣覺,約法是指二乘隨機近緣應化。
如是我聞思:
【更遣餘人】,『餘人』就是『為大乘之餘』,小乘之外的人。小乘之外的人就是大乘,法身菩薩同樣投入芸芸眾生中來教導眾生。
『現聲聞形 二乘人』:在二乘中一起來修行。其實法身菩薩現身在我們周圍,也是這樣的在學。 佛陀在講經時,文殊、普賢、彌勒、觀音、或者是地藏王等菩薩,同樣圍繞著大家,在人群中聽法,無不是助佛道場,來示教眾生。
『約人』:名稱上說是聲聞、緣覺。
『約法』:是二乘者,助緣菩薩投入凡夫中去教導眾生,如何先清淨自己心,去除煩惱無明,用二乘法去親近,隨機近緣應化。這叫【更遣餘人】。
經文簡釋:
【眇目矬陋】: 喻小乘只證生空,異於大乘圓證二空,又名我空或人空,謂眾生為五蘊假和合,無有實體,是因緣所生法,當下即空。
*『眇目』:喻偏空,所見不正故。
*『矬』:短小醜陋。
*形貌矬陋:見偏空狹窄,不能豎窮,三際故如矬,橫遍十方故如陋。
如是我聞思:
【眇目矬陋】:譬喻『小乘只證生空』,小乘人瞭解一切是和合,合成所造作的業,所以『偏空』
圓證二空:【我空】、【人空】。 空中妙有,天地宇宙王菲,看不到,摸不到,卻能合成一切物理。
『眾生五蘊假和合』:眾生沒有一人離開五蘊,色、受、想、行、識。 其實是假和合,是因緣所生法。 佛、諸佛、菩薩,大乘行者都能夠瞭解,但是二乘人無法了解。
『眇目』:譬喻偏空。『所見不正故』:見解惑,看事物、分別道理不清楚。
『矬』:短見,看不清楚。偏空,狹窄,所看的都不開闊。
『不能豎窮三際無法透徹過去生、現在生、未來生,叫做『矬』短的意思。
不能『橫遍十方』: 看到的只有狹窄,自己的範圍而已。 叫做【眇目矬陋】
經文簡釋:
【無威德者】: 二乘人不得四無所畏,故無威。小乘涅槃無常我淨四真地,故無德。
* 『矬』:豎短,身體矮短稱矬。此喻二乘法,監豎不能盡實相之源。
* 『陋』: 橫狹,身體醜陋。喻二乘人橫無大乘眾善之莊嚴。
如是我聞思:
『無威德者』:只顧自己,將周圍的是非曲直,全部顛倒錯會,道理不透徹,不清楚。
『四無所畏』:法無所畏、義無所畏、辭無所畏、辯才無所畏。 (參閱注一)
『小乘涅槃無常樂我淨』 :若能大涅槃是大解脫,心無掛礙。 常樂我淨是永恆,真理、真如是永恆。若能透徹真理,真如本性,就輕安自在,快樂,一切不受污染。
『四真德』:常樂我淨,有修有得,有德故,威德自在。 若沒有,就是無威德。 欠缺『四無所畏』,缺乏『四淨法』(注二)常樂我淨都欠缺,是二乘人,不透徹,所以稱為『矬』,譬喻二乘人。
『監豎不能盡實相之源』:低處看不清楚, 要高處去監察人間實相,用『慧眼』看人間事就看得越清楚,越明暸『實相』的道理。
『陋』: 就是『橫狹』。 譬喻『二乘人橫無大乘眾善之莊嚴』,不願把心拓大開闊,自然就沒有大乘眾善的莊嚴。 需要與人結好緣才真正有威德,莊嚴。 橫的:就是空間,空間大眾。
『醜陋』:是縮小自己,不敢入人群中,無法施出愛心在人群,欠缺『大乘善之莊嚴』。
***************************************************
【註一】〔四無礙解〕
(術語)又云四無礙智,四無礙辯。是為諸菩薩說法之智辯,故約於意業而謂為解,謂為智,約於口業而謂為辯。
一法無礙,名句文能詮之教法名為法,於教法無滯,名為法無礙。
二義無礙,知教法所詮之義理而無滯,名為義無礙。
三辭無礙,又云詞無礙。於諸方言辭通達自在,名為辭無礙。
四樂說無礙,又云辯說無礙。以前三種之智為眾生樂說自在,名為樂說無礙。
又契於正理起無滯之言說,名為辯無礙。無滯之言說即辯也。智度論二十五曰:「四無礙智者:義無礙智,法無礙智,辭無礙智,樂說無礙智。」涅槃經十七曰:「菩薩摩訶薩,能如是知得四無礙:法無礙,義無礙,辭無礙,樂說無礙。」仁王經下曰:「得無礙解,法義詞辯,演說正法。」俱舍論二十七曰:「無礙解總說有四:一法無礙解,二義無礙解,三詞無礙解,四辯無礙解。」法華玄贊二曰:「四辯者,即四無礙解。」
《丁福保佛學大辭典》
〔四無畏〕(名數)
一、一切智無所畏,佛於大眾中明言我為一切智人而無畏心也。
二、漏盡無所畏,佛於大眾中明言我斷盡一切煩惱而無畏心也。
三、說障道無所畏,佛於大眾中說惑業等諸障法而無畏心也。
四、說盡苦道無所畏,佛於大眾中說戒定慧等諸盡苦之正道而無畏心也。見智度論二十五、法界次第下之下。
(名數)又云四無所畏,化他之心不怯,名無畏。四無畏有佛與菩薩之二種。《丁福保佛學大辭典》
【註二】〔四淨〕(佛光大辭典)
菩薩有四種清淨。又作四一切行淨、菩薩四淨。據菩薩善戒經卷九所舉,即:
(一)身淨,謂菩薩永斷習氣,得清淨之身,成無上菩提,身得自在而生滅自由。
(二)緣淨,謂菩薩為攝化眾生,示現種種神通,出沒自在而諸緣無礙。
(三)心淨,謂菩薩修集善法,遠離煩惱,於一切法不生取著心。
(四)智淨,謂菩薩知一切法而無有罣礙,得清淨智而知一切法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