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月13日 星期二

《靜思晨語。法譬如水》217.九結(一)愛結20120105

《靜思晨語。法譬如水》217.九結(一)愛結20120105

修行要一個靜。「靜」是境靜、或是人靜、或是心靜。當然我們初學者需要境靜,同時也需要人靜,才能調得心靜。心靜,我們才能好好思考情、理、法。人就是稱作「有情」,修行者就是要修一個「覺」。「覺」就是覺悟,就是要了解、深入人事的道理。我們若對人、對事、對道理能貫通,這稱作覺悟。我們若是人、事、理不通,就是迷了。迷者就是心亂了;覺者就是心靜。所以我們若能悟出人生,人事物的道理,如此就海闊天空,還有什麼來擾亂我們的心呢?擾亂我們的心,都是一個欲愛。眾生在人間,生活本來很簡單,也很單純,只是一念愛心,那種欲愛的心一起,自然我們的心境,就起波動。所以佛陀對我們循循善誘,應境說法,教育我們。所以在《四十二章經》中,有這段文字:

佛言 
人懷愛欲不見道者 譬如澄水致手攪之 眾人共臨無有睹其影者 《四十二章經》

意思就是說,我們人的心,只要起了一分自私愛欲,一生起來,他就無法見道了。道理就模糊了,只是因為那念心的欲愛生起。情會迷失了一切,欲會亂了一切。所以亂,情迷而亂,這樣如何能見道呢?所以佛陀就以一個譬喻,就像一盆很清澈的水,這盆清澈的水,我們如果都不去動它,你探近水影自然水中會現出人的形相;若是有人探手進去,把這盆水攪動了,如此我們走近水邊,想要照我們水中的影子,就無法照出我們,水裡人的影子就照不出來了。所以我們的心和水一樣,只要靜,周圍的境界就明朗現前,我們的心要靜。心若靜,才能一看佛的道理,他的教法才能聽得進去。聽進去對我們有幫助嗎?也要受。只有聽而沒有感受,這樣聽也沒有用,如何才有感受呢?你要身體力行。這叫做「感應道交」。我們若是,佛陀說法,我們能感動而接受,這樣才能與道會合。所以常常說一句話「感應道交」就是我說的話你聽得懂,不只是聽得懂你還能有所感受,還不只!你有感受之後還身體力行,才能真正深入體會,那才是悟。你做了之後的感受,這才是自己的。

心若靜 
明朗的境界就會現前 佛陀的教法 也才能聽得入心
聞法後 
能有所感受 身體力行、深入體會 才是真悟

就像對你們說要有營養,身體才會健康。營養、健康,你要吸收、要吃,吃飯有營養,吃什麼東西有營養,知道了,知道了,知道以後卻不去吃,營養不會進入你的身體,同樣的意思。說話給你聽,「我知道了」「有沒有感受?」「有啦!」「你有沒有去做?」「還沒!」這種還沒去做,真正的感受無法「感應道交」還沒有體會到。你如果沒有去體會,就無法覺悟。所以這都是在我們的一個心境,這個心境最會使它迷亂的,就是情與愛。那種欲愛一起,就迷亂了。可怕。人生為什麼苦,苦在動心念的源頭。所以很可怕,我們應該要常常提高警覺。修行,我們要斷欲去愛。欲心不能起,愛的結不能結,所以愛若有結,就解不開了。所以後面又說:

人以愛欲交錯 心中濁興 故不見道 《四十二章經》

佛陀又加強語氣,這樣對我們說,人就是因為愛欲交互,所以就錯雜了。所以心中的濁,髒污就開始不斷產生,所以「心中濁興」一直生起,所以因為這樣而不見道。就像水濁了、水動了,我們的心境一動,無法靜下來思考,對錯是非就不分了。所以佛陀如此叮嚀我們:

汝等沙門 當捨愛欲 愛欲垢盡 道可見矣 《四十二章經》

所以對我們說,我們要捨愛欲。愛欲若盡就很乾淨,這樣要見道就不困難了,所以到就能看到。所以我們現在要說的是「九結」。昨天我們已經開始,結,我們已經說了。但是現在要從第一結,再和大家分享,前面已經知道愛欲會使我們心的濁氣興起。心濁,若是染污時我們就無法安靜。所以這裡佛陀這麼說,什麼叫做「愛結」?就說:

諸眾生為貪愛故 廣行不善 由此遂招未來生死之苦 流轉三界 不能出離 是名愛結

剛才那些話我們若聽得進去,其實這些文字就應該清楚了。眾生,也就是芸芸眾生,不光是人,在六道中的眾生都包含在裡面,都是為了貪愛。若是沒有貪愛,哪有六道呢?六道不斷輪迴,六道中的眾生都是在迷茫中。說天道,天道也是在享受享樂,天,只是他在人間造了很多福,但是他沒有開啟智慧,他還是不明白道理,常常看到一群福中人但是這些福中人,他的心還是一直在追逐欲愛享受,甚至生活已經很不錯了,還要常常問「我這個事業能再做下去嗎?我要如何才能有利益?怎樣再賺更多錢?」所以我會常常對大家說「有一都缺九」有了大一他就缺大九。那種心,只要看你的欲有多大,得到這個欲所求的,你又會再貪,貪得比這個欲的大,還要貪九倍大,那是苦不堪。所以愈是有錢的人,福越大,他的煩惱就愈多,雖然我們看他的生活很享受,好比天堂的享受,其實這些我們不必羨慕。他享受多大,他的煩惱就有多大。所以說來,天堂也不是我們所要追求的目標,我們要追求的目標是超越天堂,那就是心無煩惱,是覺悟清淨的,這才是我們所要追求的境界。那就是佛了,佛菩薩是最富有的人生。因為他沒有欠缺、因為他很滿足、他很知足、他很懂得感恩,感恩眾生。你看佛陀常常教我們要感恩、要報恩,在四重恩中包含了一切。

缺少的人 為[求]起煩惱 滿足的人 知足懂感恩

什麼叫做感恩?我師父給的六個字兩句話,我做了一輩子,這就是要「報師恩」。師父給我這兩句話,我既然發心立志,師父對我說的話,我一定要身體力行去行願,要去行,這是報師恩。我能了解這麼多事,我要報佛恩、我還要報三寶恩、我還要報眾生恩,很多的恩情,所以我每天都很感恩。為什麼感恩?沒有小愛小欲。因為要報恩,所以我開闊心胸要有大愛。報恩就是愛,我們若能超越自私的小愛,你才能付出大愛,去回報佛恩、師恩、父母恩、眾生恩。所以行善也是在報恩。
假使我們有了貪愛,那就是「廣行不善」,相反了。能知足、能感恩的人,他才能擴大愛,才能行大善。要不然反回來,那種對自己的貪欲會變成廣行不善,因為他的內心不平靜、因為他的內心充滿怨恨嫉妒,所以無法行善。甚至不只無法行善,還廣行不善,因此遂招來未來生死之苦。未來的生死,不只是這一生結束再到來生,這樣而已,常常對大家說三世,三世不只是前生、現在和未來世,不只是這樣而已,有過去無數劫無數劫的長時間,一直到現在這個時候。這個時候我們如果還看不開,不肯接受,我們又起心動念去造作,再到未來的未來長遠,也可以說前世、今生、來生,其實不只;去年今年還不只;昨天今天還是不只;從現在到等一下,這都是過去現在未來。心有時生生滅滅,生起了一念好念,滅了一分惡念;或是生起一分惡念,滅掉一分善念,這都是下一刻的心念,所以這都很苦。
所以因為這樣流轉三界,三界也在世間,欲界色界無色界。欲界就是我們現在看到所有的物質,「我這個要、那個要?」或是「我要這個是要給大家。」這就是不一樣的心境。或是這就叫做欲。有色有欲,起心愛欲。或是色界,「我知道有這麼多的東西,這麼多的東西,我到底是要什麼?」這就是這個境界沒有現前,但是我的心知道有這些事,我會計較。還有一個無色界,無色界是無中生有、或是有這樣的思想這樣的觀念。大家都說我有這一生的藍圖、這一生的規劃等等,這也是心靈的三界。有欲的心、有色物質的量、有我們思想中未來的構思構想,很多。所以我們的心都在這裡無法超脫,這叫做「愛結」。無論時間多長或是多短,愛就糾結在我們的心裡,我們的身心受愛結的煩惱所縛,苦啊,苦不堪言,只是在一個愛欲而已。
所以修行,希望人人要透徹道理。心若時常平靜,沒有什麼好計較、沒有什麼可貪欲。所以大家要時時多用心。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