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月8日 星期六

薰法香筆記 20141106

薰法香筆記 20141106

以下純屬個人薰法筆記, 非證嚴上人開示, 若有偏頗,請不吝指教。 感恩!

【佛在阿含教中, 循善逗教,】 
【弟子依教持法, 心相體信,】 
【知法入出無難, 然無大志,】
【以方等施權貴, 受持在己。】

如是我聞思: 
佛在阿含循善逗教, 開解眾生煩惱解脫,
佛法粗淺分門別類, 依教持法心相體信,
接受知法入出無難 ,佛從阿含直到方等,
方等法門權實兼施, 應要懺悔精進修行。
喻大馬人人訪視日, 薰法後集合再訪視,
以香積飯培養感情, 見苦知福分享心得,
人生苦難菩薩緣苦, 脫離苦難現身說法。

經文: 【我等又因如來智慧, 為諸菩薩開示演說, 而自於此無有志願】

如是我聞思:
方等佛陀已發現, 在家菩薩智慧长,
感受社會人間苦, 願意在人群付出,
修行者在叢林裡, 聽在家居士請法,
佛陀演說菩薩法, 卻沒志願入人群/。

經文: 【所以者何? 佛知我等心樂小法, 以方便力,隨我等說, 而我等不知真是佛子。】
經文簡釋:
【佛知我等心樂小法】: 再釋無志願之意, 佛知我等樂小,以方便權巧隨順我等而說。

如是我聞思:
須菩提將心意說, 佛知我等樂小法, 
方等開始大乘法, 希望人人發大心, , 
隨我等說引大乘, 佛視眾生如己子, 
望子受法延慧命, 我等不知是佛子。 


經文簡釋:
【以方便力, 隨我等說】: 無非淘汰其樂小之心, 策進其憤力上進, 發大宏誓願之志。

如是我聞思:
樂小法心漸脫離,感嘆人生不久長,
鞭策精進不懈怠,發大宏誓願志願,
止身不向今生度, 更向何身度此身?

經文簡釋:
【而我等不知真是佛子】: 而我等不知昔日轉教付財時, 我等既已真是大乘佛子, 所以無志需求。

如是我聞思:
若懈怠既是墮落, 人人本具真如性,
原來內心智慧滿, 譬喻不知幾生世,
流落五道四生中, 今得佛法在心中,
喻長者打開財庫, 內藏金銀珍寶溢。
阿含方等到般若, 轉教付財循善誘,
但無志沒有稀求, 譬喻現在坐聞法,
是否用心精進聽, 聽後是否受啟發?

* 【其猶窮子雖受教敕, 領知眾物, 而無希取一餐義。】
* [文有數義]

(一) 世尊知我著於貪欲, 以小法為樂, 即不分別說明我等亦有大乘之分。
(二) 佛說方便權教, 即是蘊含說如來智慧, 因我著於已得涅槃之價, 遂不求大乘。
(三) 以佛說如來智慧專為菩薩, 自遂無有志願。 其實佛為隨順我等之根性權說小乘, 而我等固真為佛子。

[其猶窮子雖受教敕, 領知眾物, 而無希取一餐義。]解釋: 雖看見卻覺得不是我的, 沒有想要求,要取。 這段文有幾項意思:

(一)【 世尊知我著於貪欲】:凡夫為除。
            【著於貪欲, 以小乘法為樂】: 還要遊戲在小乘法, 只想如何斷無明煩惱,所求獨善 其身也是欲。
* 未懂佛法之前, 在世間是貪財; 入佛法門來是貪功德。 貪功德才要修行,也是貪欲。 應【三輪體空】付出無所求。
           【世尊知我著於貪欲, 以小法為樂】 有所求功德才想付出, 若感覺沒關係沒功德就不付出。
           【即不分別說明我等亦有大乘之分】佛陀知我們心貪著功德才要修行, 所以還沒要說大乘,分別大乘法讓我等了解, 我們還不能接受的時候。

(二)【佛說方便權教, 即是蘊含說如來智慧】:佛已在權教中蘊含如來智慧,但瞭解我們根機, 所以說【四諦法】。 從【苦】開始分析,【集】,從【集】種種的煩惱來, 進入【阿含】 因緣果報。
            【因我著於已得涅槃之價】: 感覺是佛陀說法已經去除煩惱,已等寂靜解脫境界。寂靜解脫就是涅槃。 已的涅槃, 心很寂靜, 無動於世間慾念。 所以【遂不求大乘】,覺得如此用功已足夠。

(三)【以佛說如來智慧專為菩薩】:以為佛陀講說智慧境界是專為菩薩說, 因菩薩要超越智慧,超越私己,獨覺心態。 以為佛陀對菩薩說的與己無關,沒有志願,停滯於小乘中。 見舍利弗授記才恍然大悟。佛陀授記未來可成佛, 不管時間多久就是要啟動向菩提道行。

* 【以智慧等法, 破除貪嗔痴不善之法】 智慧是般若, 在般若智慧中,以為要破除貪、嗔、痴等不善法, 滅除生死輪迴苦, 得無上覺悟。 天人、凡夫與聖人,世出世間都應該尊重。 若能用智慧, 般若【真空】可再入【妙有】,自然可達於佛同等智慧, 世出世間道理可清楚。把握現在不放縱, 守好六根門精進。

譬喻《雜阿含經》 卷21 (572) 六根緣著外境製造煩惱因貪念。 (請參閱另一個post 六根門頭好修行 【雜阿含經‧卷21】 20141104 (自我學習))

沒有留言: